青春夢 搖滾詩.阿信
五月天阿信最近一個人行動,出了新書《happy.BIRTH.day-搖滾詩的誕生與轉生》,
從書的企畫、視覺、校稿到主題曲創作、錄音、宣傳,第一次獨立完成,
是單飛的預備動作嗎?阿信早料想會有如此猜疑,
在書中他埋下伏筆解答-以夏日六月揭序,終於青春五月(天),
回到一切的誕生初始-阿信與五月天,分不開。
我想建立一個封閉的宇宙,制定一套自己的憲法。
書一開始是個教室場景,課桌上一本字典,坐著的阿信拿刀叉,切開書……。切書、吃文、生詩,「我正切開厚厚的典籍,釋放那些曾經重壓著我的鉛字墨跡,將它們搖滾成詩。願那些沒有實現的夢想,在最華麗最頹靡的幻想中重生。」阿信說自己小時候因為害羞不善表達,才開始用文字來說話,跟阿信面對,發現他習慣用很多形容詞與例子來說明想法,說是口才不好才要這樣費力。從進門到拍照一路安靜,少了五月天的掩護,阿信的另一面好像才比較清楚。
野蠻拼鬥成詩意
「空間裡一張桌子,光之下是一個人的背影,看不見表情…」這是阿信對自己寫歌畫面的描述,讓人聯想到一個認真的小朋友,正為難解的數學習題而苦惱,倔強堅持著,只為打贏自己的那場戰爭。雖然寫歌時侯不限時間、地點,沒有特別條件,阿信深刻覺得有時寫完一首歌就像死過一次,這六年來做的就是將很多東西消化、濃縮,翻譯成白話文最後變成歌詞的過程,一個人跟文字不斷拼鬥的耐力賽,不知已經比過幾百回。當然也有遇到禮物自己來敲門的幸運片刻,「很像走在路上遇上一陣強風,吹的沙子飛、眼睛張不開,等到混沌過後那些字的形象就一個一個明朗起來。」
阿信的歌詞獨立出來印刷成書,一段段讀來更像詩,文字脫離了旋律讓想像更輕盈,詩是翅膀,飛去旅行。「說大家聽得懂的話,唱大家想要聽的歌,五月天出道以來的初衷未變,不管你混網咖還是大學生,都能看懂我的詩。」不用有層級門檻的字詞,阿信的詩不分網內外,可以打進每個人心裡,是他所謂「生活化的傳達」。
青春的詩還在唱
從去年製作<知足>專輯時就開始新書籌備,對自己第一次的獨立製作,阿信當然龜毛未減,找來日本攝影師川內倫子的作品參考,沈靜中帶點甜味,平淡中透出雋永,是阿信也想塑造的視覺表現,而整本書的影像概念則是起自一個關於「私奔」的故事。「如果你真心喜歡一個人,就能夠隨時放下一切與他私奔。」這是當年阿信對喜歡的認定,也為這本書的影像導演-旅日攝影師 Ivy,寫下劇本的第一筆。陽光美好的下午,小情侶逃離教室,共喝一杯西瓜汁、手牽手走鐵道…,再美不過的青春記憶。阿信說這可以算是對從前的一種彌補,在創作中做盡想要勇敢的事,實現說出「一起私奔吧!」的青春戀事。
走過青春,才懂青春的稍縱難得,若要為青春代言,還非五月天莫屬。自17歲學生時代相識以來,五個人為了音樂混在一起,練團打拼、嘻笑玩鬧,即使後來離開了校園,也有人組織了家庭,那樣的狀態還是像凝結的果凍,五月天還是學生,音樂、生活是課程,五個人則是各自的老師,果凍依然原汁原味,純善的青春年代。
大腦小宇宙
第一本書才推出,第二本、第三本書的進度己經緊逼在後,阿信說未來可能嘗試散文、小說的形式,「他是個工作狂,」一旁的工作人員忍不住說。「可能我的頭長的比較大,所以想很多事,常常很吵很忙。」自我調侃,很五月天的調調,阿信再補充解釋,其實他是喜歡好好完成一件事的感覺,還要用一種很拼的力道,去做到沒有遺憾的地步。猜想這樣的拼勁是不是五月天共同的癮頭,「別人都這樣拼,我怎麼能漏氣。」男人間的較量與相互激勵的方法。
《大腦小宇宙》是阿信最近看的一本書,也是阿信一直在做的事。創作時侯會由一個關鍵字延伸,這首詞出現的配角可能是下個作品的主題,有計畫的創作,讓作品之間相互呼應,形成一個環狀系統。「我很喜歡手塚治虫的《火之鳥》,每一集可以單獨存在,又可串成一個系列,彼此環環相扣。」阿信說他也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建立一個封閉的宇宙,制定一套自己的憲法。阿信的小宇宙是誰住在那裡?又上演著什麼樣的劇情?想必他會像迴避感情問題那樣給你一個秘密的微笑,沒有答案。但至少可以確定,未來他會繼續帶著大家前進那一趟趟想像旅程。
- Apr 10 Mon 2006 19:47
FIGARO 2006年3月 NO.30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